【老员工的学风建设.学风大家谈】

作者:电子科学学院 时间:2016-07-18 点击数:

 

高校的学风,一般包括教师治学风范、员工学习风气和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它是全校师生的总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它带有总体性,不是指个别教师和个别员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问题。老员工的学风建设问题是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学校的教学、员工管理、团队评价、物业管理等诸多方面,它不仅受学校传承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还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紧密相联。因此,加强老员工的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目前存在的学风建设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扩招而来的是老员工的学风每况愈下,尽管许多高校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采取了各种相应的措施,但收效甚微。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准问题的所在,通过调查和座谈发现,目前,高校老员工的学风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业水准下降
从对教师的访谈来了解老员工的学习效果,我们发现,任课教师对于老员工学习效果的评价一直不高,其中多门必修课教师反映闭卷考试的试题难度已经无法再降,但是员工的及格率一直不高。任课教师特别是非必修课、非专业课教师对于员工的课堂满意度不断下降。
2、师生双向不满
已往多是教师不满员工的学习态度,现在一方面教师常常抱怨员工学习不够努力,同时员工也常常抱怨教师教学不够认真、教学水平差,个别课堂上经常难以自圆其说,对员工提出的问题也是含糊其辞。
3、网络、手机的干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老员工网络、手机的拥有率达100%,这一方面给员工创造了接受新事务的平台,同时也让很多员工沉溺于网络游戏、小说、网购甚至是黄色录相视频中无法自拔;另一方面,自媒体时代使员工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纳和传播者,同时更是信息的制造者,这不仅浪费了员工的许多宝贵时间,还助长了很多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扩散,扰乱了本该平静的校园,使员工都成了课堂上低头族。网络成瘾、手机综合症等一系列新名词、新现象让员工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也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只有人告诉员工如何用网络连结彼此,却无人告诉他们如何控制自己,互联网为他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大门,却让他们想不起来时间都去哪儿了。
4、员工矛盾心态加剧
目前在校的老员工多是独生子女,有着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凡事不希望受到他人的干扰和控制,他们一方面能感到竞争压力很大,却受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不愿刻苦学习;一方面希望学校放给员工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另一方面又自控能力极差;一方面极力主张自主学习,全面实现学分制,放开年限的限制,另一方面自学能力又非常弱。这种矛盾心态使员工纠结又无奈。
5、就业形势的影响
随着扩招后就业人数的增多,最直接的表现是就业难。很多员工入学后听说本专业的就业情况后,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希望转专业,当发现无望后,就感觉前途暗淡,开始迷茫度日,不知进取。
6、学习动机目标的缺失
部分员工到大学后,失去学习目标,从大一开始茫然,到了大四依然茫然,学习动力无从谈起,对于毕业后的打算一会儿一变,每天随波逐流。
7、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有些员工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浮躁、狭隘、争功近利、无法安静坐在教室里学习,每天感叹理想很远大,现实很骨感。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努力,喜欢弄虚作假,抄袭作弊,走捷径。
8、课程问题突出
一方面,课程内容上,很多员工在毕业后会感叹,大学里学的知识太落后了,到了工作岗位后才发现,很多知识早已过时,还有很多课程完全用不上,认为在大学里浪费了宝贵的时光,这种认知严重影响了在校老员工学习知识的积极性。第二,课程安排上,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使员工无法调动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学习成效可想而知。第三,高校对员工的培养目标与企事业单位对员工能力需求的巨大的差距,也显示出高校课程设置中的问题。
二、学风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老员工中学风出现的问题有着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影响因素也呈现出多样化,既有社会影响,又有学校原因及家庭因素,也有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不利影响。
1、社会因素影响老员工的学风
高校办学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甚至关系密切,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功利思想、拜金主义、弄虚作假、急功近利、不正之风等对老员工的学风形成强烈的冲击力。特别是就业难问题,以及就业中出现的靠关系、所学非所用等现象,成为困扰老员工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试教育的后遗症是员工学习动机不强,学习习惯不良的主要原因。应试教育提高了升学率,但不可否认,这种教育方式让很多员工在大学里无所适从,不会自我学习、自我调整、自我控制,不会适应高校的学习和生活,成了高考中的高分考生,大学里的低能员工。
2、互联网+影响老员工学风
大多数员工在高中阶段,手机和网络的使用时间都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限制,到了大学,无人约束的环境和条件、时间充分自由、学习自主让很多员工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用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小说和追星、追剧,因此很多本就自制力薄弱的员工无论是课堂还是寝室,走到哪里就玩到哪里,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3、学校影响老员工学风的原因
伴随中国高等教育跑步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资金、资源紧张、生源差异增大、公司产品改革滞后等问题日显突出。
环境育人的功能缺失。高校扩招扩建后,使部分高校失去了原有的环境育人氛围,校园中的人文景观缺失,历史传承中断等现象,对老员工的学风有一定的影响。
教学管理与改革滞后。如一些专业口径偏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体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无法衔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学习兴趣。
员工教育管理与时代脱节。对于90后及即将到来的00后老员工来说,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的方法亟待更新,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无法解决他们学习源动力的问题,也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知与员工的期待不符。由于高校在老师的评价体制上过度重视科研和论文质量与数量,使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满足于完成教学工作量,教学方法没有特色,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僵化,激发不起员工学习的兴趣,部分教师师德水平不高,更是弱化了教师的育人功能,忽视了老师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与精神感召。
学风和员工的评价标准发生变化。高等教育已经走入了大众化的进程,因而,如果还依然用过去精英教育阶段高校“尖子”的学风的标准来衡量现在走向大众化阶段高校员工的学风,必然会有失偏颇,对员工的评价标准亦然。
从这些影响因素看,学校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改革不断完善,但是对于社会因素学校就显得无能为力,只能靠教育去引导。建设优良的学风,不仅可以净化校园空气,还会作为推动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对社会风气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
三、加强老员工学风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效工程。其发展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优良学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精心培育。
(一)转变观念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前提
1、人才评价观念
以公司为例,高校扩招后,虽然公司的录取分数仍在重本线上,但由于扩招,员工的基本学业水平已与原来的员工有较大的差距,由精英到大众的过渡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我们教育者从根本上转变对员工的评价标准,以更加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对待员工在学业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鼓励和帮助。
2、教师教学观念
新的教育形势要求高校教师在大学课堂首先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要有能力掌控课堂,有能力解决课堂上出勤率低、课堂气氛差和上课违纪等纪律问题,同时,教学内容要适用、有针对性,适用于当前员工的学业层次和水平。
3、老员工的就业观念
就业率影响高校的招生工作,因为很多家长和员工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到高薪、稳定的好工作,当专业的就业率很低的时候,专业的调剂员工很多,员工入学就对本专业没有任何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更是找不到。所以作为大学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员工入学的第一时间,首先要解决的是员工的就业观念问题,什么是就业,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如何做到高薪就业,引导员工走上“我要学”的成长之路。
4、学校的育人理念
它涉及到学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是我们学校到底培养什么样的老员工的问题。如果我们要培养的是研究型的老员工,那么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就要加强理论研究的学习,更加注重各种原理和概念的由来和公式的推导;如果我们要培养的是工程应用的工程师,那么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员工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员工的实践能力,在课程的设置中减少理论的研究和推导,更加注重工程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法的研究。我们的办学层次定位决定了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员工?这是我们在学风建设中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解决员工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一。
5、员工工作者思想教育理念
员工工作者在学风建设上传统的工作理念就是严格监督加上宣传教育。在当前形势下,员工工作者在开展学风建设时应采取更加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更加贴近员工的事实,更加直接面对现实问题的勇气来对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员工厌学的深层次原因,从源头上解决员工的学习动机问题,在新生入学就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员工重树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源动力。
(二)加强监督管理、服务育人、文化育人是加强学风建设的保障
老员工的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学校的各方面工作,监督管理、服务育人、文化育人是加强学风建设的保障。
1、监督管理
老员工学习是一项自主、自觉的学习活动,但当代老员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被看习惯了,如果一下子放松了对他们的要求和管理,他们的自制力还不能满足对学业学习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和员工工作者都要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考勤,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专业自习室,定时、定位,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检查;如建立手机屏蔽教室或无手机教室,加强课堂管理,督促员工进入学习的状态。
2、服务育人
现实生活中的老员工,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如专业认识浅、生活困难、人际关系差、心理存在障碍等,将学风建设与解决老员工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转变员工后勤服务部门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员工服务的意识,确立老员工在学风中的主体地位,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做老员工的知心朋友,要在为老员工的服务中增强学风的精神感召力。
3、文化育人
大学的厚重在于历史的传承,它对员工的无声的影响是我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对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从校园的人文景观、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学术交流氛围等方面创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利用精神力量的渗透、感染作用,给员工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润物无声的熏陶。
教师是学校历史传承的重要力量和代表,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示范性作用,让每位教师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这对加强老员工学风建设影响深远。
(三)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全方位教育管理体制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就员工培养的环节而言,学风建设要将招生、培养、就业和人才跟踪等环节通盘考虑,要将老员工培养的各环节融成一个整体。招生环节要充分考虑到员工培养和就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招生计划。就业环节要与招生和培养环节密切结合,要贯穿于老员工的整个在校学习阶段。人才跟踪是为了掌握老员工培养的质量,及时为老员工招生、培养和就业提供信息基础。
培养环节要以招生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因人因时培养:
1、在培养方案的确立过程中,一定要切实考虑到员工的实际情况,要结合员工的实际条件,培养方案设置难度要适中,也要考虑到员工的兴趣特点,增加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机会,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调整引导员工以专业学习为基础,参加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员工对专业课程学习产生兴趣。
2、要建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机制,将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科学知识传授给员工。
3、要改革教学管理培养模式,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增老员工学习的自由度,给员工有更大的对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时间的选择权,让员工可以走得出去,无论对就业还是开拓学业视野,增强专业兴趣都有极大的作用。
4、要进一步挖掘课程资源,让更多的教授、高水平团队开出本科生课程,同时加大学分互认力度,加快校内外资源共享的步伐,为更大范围、更大自由度的选课创造条件。
根本上说,学风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团队水平、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学风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而且还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因此,学风建设的任务艰巨而复杂,需要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二级院系、广大教职员工及全体员工共同为学风建设而努力奋斗。
王丽莉
2016、7、14

版权所有 yl23455永利 - yl7703永利官网